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秀美永川  >  永川概况

历史沿革

发布时间: 2017-06-06    浏览次数:7589

        永川位于重庆西部,介于成都、重庆两大城市之间,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,总人口113.1万人,非农业人口37.6万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北宋初,昌州撤静南县,其地并入大足、昌元、永川等县,永川县仍属昌州。宋真宗咸平四年(1001年),四川分益、利、梓、夔州路,永川县隶梓州路;宋徵宗重和元年(1118)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,昌州永川县隶属之。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(1283),昌州废,永川、昌元、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)改隶重庆路合州。

        元末,明玉珍起义(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建都重庆(国号”),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明玉珍子明升降明,洪武六年(1373),复置永川县,属重庆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康熙元年(1662年),省璧山县入永川县。雍正六年(1728)复置璧山县,永川仍专治。嘉庆时,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。

        辛亥革命时,永川县属(重庆)蜀军政府。民国元年(1912)312日,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,设重庆镇抚府,永川属之。6月,重庆镇抚府撤销,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。民国2年,废府设道,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,民国36月,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,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,永川均属之。民国18年撤道,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。民国24年,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。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,永川县仍属之。

        解放初,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。1949年1220日,专署迁璧山县,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,永川县属之;19514月,专署迁江津县,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,永川县属之;19529月,江津专署迁永川县;19699月,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;19785月,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;1981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;19834月,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,永川县改隶重庆市人民政府。

        19925月,永川撤县建市。200612月,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