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秀美永川 > 永川概况 |
自然环境发布时间: 2017-06-06 浏览次数:7406
永川位于重庆西部,介于成都、重庆两大城市之间,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永川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,总人口113.1万人,非农业人口37.6万人。
气候特点 永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平均气温17.7℃,极端最高气温42.1℃,极端最低气温-2.9℃。年平均降雨量1015.0毫米,平均日照1218.7小时,年平均无霜期317天。辖区内云雾山、巴岳山、黄瓜山、阴山、箕山5 条低山山脉呈东北-西南走向,成川字排列。
矿产资源 永川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储量大、品种多,以能源、冶金辅助材料的建材矿产为主,主要矿种有天然气、煤、水泥灰岩等27种。煤炭储量1.56亿吨,是全国超百万吨产煤大县(市),石英砂储量5000万吨,天然气储量5.3亿立方米,是全国稀有金属镓三大富集矿地区之一。
农业资源 永川现有耕地面积49802公顷,人均耕地面积0.92亩。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28788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2%。其中:种植业实现产值236788万元,比上年增长16.9%;林业实现产值14739万元,比上年增长25.1%;养殖业实现产值153384万元,比上年增长1.7%。农业实现增加值29.2亿元,比上年增长6.2%。粮食产量达到50.01万吨,比上年增长2.1%。出栏生猪85.8万头,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(区);出栏小家畜禽1885.9万只,是重庆市农产品重要出口基地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系市。各种水产养殖20万亩,名特优产品有南方大口鲶、江团等,盛产各种农副产品。建成全国、重庆商品粮、瘦肉型猪、永川梨、大河龙眼、蚕级、茶叶、楠竹、柑桔等生产基地。食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,有近30个产品获部、省、市优质产品称号。地方特产有永川豆豉、松花皮蛋、来苏豆干、来苏香肠、永川梨和露华浓、百年好合系列低度白酒,其中,永川豆豉、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。永川梨酥脆香甜、畅销西南。
森林植被 永川现有森林面积95.13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40%。森林植被种类丰富,共有101科,268种,其中种子植物74科,225种,孢子植物27科,43种。植物的垂直分布较为明显:山岭上的常绿针阔混交林区,多属松科、杉科、忍冬科等组成,山中部的针阔叶林区,多属栎类、桦木、野樱桃、山胡椒等组成。阴山、箕山、巴岳山尚有原生植被、生物活化石—桫椤(树蕨),三条筋、光皮桦、山枇杷等也在一定范围零星分布。全区的森林资源以乔木林为主,占现有森林资源的39.8%,乔木林中桉树最多最广,占现有森林资源的19.3%。
水利资源 境内小安溪、临江河、大陆溪、九龙河、圣水河和龙溪河等六条河域横贯南北,长江干流在我区南部通过,过境全长21.5公里,全区水资源总量58852万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73立方米。截至2007年,全区共有各类水利工程30419处,其中水库136座,微型水利工程9349处,山坪塘10923口,石河堰517道,引水工程46处,提水工程655处,机井32处,人工浅井8763处,总蓄引提水量26140.4万立方米,占水资源总量的44.4%。
旅游资源 永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,昔有桂山秋月、竹溪夜雨、铁岭夏莲、八角攒青、石松百尺、圣水双青、龙洞朝霞等昌州八景,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。今北有风光旖旎的茶山竹海,南有山清水秀的卫星湖、四季飘香的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园--百里水果长廊和野趣十足的重庆野生动物世界;有全国首例发现的恐龙化石——上游永川龙;有全国著名金石微刻艺术家刘声道的作品——三教镇石龙山摩崖石刻;有杜甫所书的“万年松化石”;有奇山怪石组成的男、女石笋山,有大文豪苏东坡留连之地——来苏梳妆台,以及宋代石刻——佛岩寺等风景名胜。其中以“茶、竹、石”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资源尤为引人注目,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区。
2015年末,全区森林覆盖率46.5%,比上年增长2.4个百分点。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5天。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%;集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2%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分贝;城区主干道交通噪声平均值67.8分贝。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.0%,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1.0%。
|